2016/07/29
75660

18 個超級簡單健身觀念,成就更好的鍛鍊效果 (上)

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健身專家,我們每天都在尋找更有效或是更適合自己的健身鍛鍊方式。但有時候一些簡單的觀念調整,就可以大大的提升效率,Fitime 在這邊整理了18 個超級簡單觀念,協助大家成就更好的健身鍛鍊效果。

1. 健身前,不要像這樣子做伸展

靜態伸展 (肌肉處於休息或是冷卻狀態時進行伸展,不論是往外伸展或是向內延伸) 不應該在健身鍛鍊前進行,你應該要做的是讓肌肉鬆弛,而不是完全的放鬆它們,所以在健身鍛鍊前,可以將靜態伸展這一段省去。

相反的,應該要做的是動態伸展 (透過身體的律動進行伸展)。動態的伸展可以幫助你熱身,讓你的肌肉開始處於啟動的狀態。像是開合跳、將你的膝蓋提高到你的胸膛,雙臂前後來回或是上下的擺動,這都是很有效的動態伸展。

2. 每個人在健身鍛鍊時,心理都應該要有個目標

如果健身鍛鍊的目標,只是設定在一周內鍛鍊個幾次,進而得到運動健康的好處,其實這是完全可以的,因為這仍舊是一個目標阿。

又或是你的目標是減輕重量、強化肌肉、增加耐力、為馬拉松比賽進行訓練準備等等。最重要的事情是,你需要知道為什麼你要健身鍛鍊,因為這將會決定你何時與如何做到這件事情。

一般來說,如果你健身鍛鍊追求的是身體的轉變 (body transformation),你將會需要花更多時間,做更多練習。你選擇哪一種健身型式、做多少次數、做多少頻率,這都取決於你為什麼要健身鍛鍊。因此,花一些時間想一下你健身鍛鍊追求的是什麼。

3. 不要在每次的健身鍛鍊中,把自己累壞了

如果你是健身鍛鍊的新手初學者,或是很久沒有規律的運動,其實很容易做太多,把健身鍛鍊搞得非常困難,讓自己的身體累壞了。

通常的情況,在健身中,你的身體不會跟你說 "停下來,你做太多了",直到為時已晚,已經太超過才發現。很有可能第二天你想要坐上馬桶時,因為健身累積的疲憊,身體產生疼痛,眼角泛著淚光。

與其在每次的健身鍛鍊都盡可能多做,到你的極限,做到做不下去了,還不如每次都比上次多做一點點。

或是你可以控制時間,通常會建議健身新手初學者們,每次以30分鐘的健身鍛鍊為基本,包括一開始 5分鐘的熱身以及最後5分鐘讓身體冷卻,也就是說大約利用剩下的 20分鐘來進行中高強度的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。

4. 如果想要強化肌肉,先重量訓練,再有氧運動

回到第2點健身鍛鍊的目標,如果你想要看到肌肉的改變 (像是肌肉變大,或是看起來更精實) ,你應該要先進行重量訓練,然後再進行有氧運動

如果你到了健身房,先做重量訓練,你會把更多的精力與能量放到重量訓練中,夠更容易改變肌肉。如果你先做心肺有氧運動,你已經先消耗你自身的系統,並且可能接下來對重量訓練不感興趣,與專注度降低。

注意,這並不是說如果你不這麼做,肌肉就會散開了 (打造強壯的肌肉通常靠的不是意外)。只是先重量訓練,再做心肺有氧運動,按照這樣的順序執行,你會更快速看到肌肉更多的變化。

5. 應該要舉多重,先試著用完美姿勢做 10 次

適合的重量 (不論是啞鈴、槓鈴、壺鈴等) 代表著你可以用完美的姿勢做 10次,即使最後的兩次是很艱辛的。

如果這個重量,你可以用完美的動作做超過 10 次,代表他們太輕了;如果這個重量,你只能做個 6, 7 次,那就代表他們太重了。

6. 連續做兩組不同練習,可以完成更多次數

所謂的 "組合動作" 就是指你一次做兩組不同訓練,而且中間不休息

"組合動作" 可以幫助你專注訓練在同一個領域中,即使兩組練習都鍛鍊到相同的肌肉群組 (像是上半身肌肉)。而且超級組合可以刺激肌肉群組,加速你全身的運動。

例如,當我們健身鍛鍊時,一組伏地挺身交替一組深蹲 (中間不休息),會比做三組伏地挺身 (中間休息),做三組深蹲 (中間休息) 來得更有效。因為你是上半身與下半身交替訓練,如果中間不休息,你會得到相同的鍛鍊成效。

延伸閱讀 - 18 個超級簡單健身觀念,成就更好的鍛鍊效果 (中)

相關文章

健身是一種時尚,也是一種生活態度。FITime 即刻健身陪你一起快速熱身、聰明運動,讓生活跟運動更精采加分!


登入 或 註冊帳號
用 email 登入或註冊帳號
請輸入密碼完成登入